返回

公路之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事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升降座管在山地车领域越来越普及,甚至已经延伸到公路车领域(特别是Gravel)。如果你还没有在你的爱车安装升降座管,或者想在现在的基础上升级,你将会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就是……ŴŴŴ.ŚŤЖŚŴ.ČŐM

  你需要多长的行程?

  现在,升降行程的选择从60mm到200mm以上不等,花多眼乱之下,很多人会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需要多长的升降座管行程?”从铺装路面、Gravel到公路越野,再到XC、AM和Enduro,不同的骑行风格会有不同的需要。我们跟几个业内升降座管工程师聊一下,看看他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个人喜好和骑行风格固然是决定合适行程的首要因素,但是KS的运营总监RickTaylor认为,虽然升降已经在不同的车种上普及,但对于XC和CX选手来说,重量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他们选用的行程通常会相对较短。

  如何选择正确的升降座管行程?

  这很大程度要看你使用升降座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希望在爬坡的时候坐垫足够高以适应高效的爬坡姿势,同时只需要稍微降低一点来应付有松散碎石之类情况的小下坡?如果这样,少于80mm的超短行程很可能就足够了。

  如果你希望降低坐垫将常规的踩踏姿势变换为方便重心后移以获得更好的操控,来应付技术性下坡,那么80-150mm的行程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如果你经常跳跃飞包,或者尝试征服超难的技巧性地形,完全不想坐垫碍事?那么你需要超过150mm的升降行程。

  当然,和Taylor说的一样,重量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尽管XC赛道变得越来越凶残,但像甘-丽塔这样的减重党车手还是会倾向选择短行程的升降座管。如果选择短行程,你会节省多少重量?80mm行程的KSLEVIntegra30.9升降座管重410g,而175mm版本则重545g,同一个系列最长和最短行程的重量相差135g。

  BikeYoke的创始人和首席工程师StefanSack提醒我们
第四十六章 事宜(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