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新日友好条约》
也不放弃对外扩张的步伐!
1871年12月,有琉球船民在海上遇风,飘流到台湾南部东海岸上陆,被台湾土著部落杀害。日本当权者正酝酿吞并琉球,一得到此消息,就有人提出应为此向台湾“兴问罪之师”,统治集团中很快兴起一股“征台论”。1873年,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来华借《中日修好条规》换约之机,就琉球船民事件向清政府进行外交讹诈,并狡辩说台湾东部“土蕃”之地不是中国领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派遣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军侵犯台湾。大军在琅登陆,征讨牡丹等社。清政府一面向日本质问,一面任命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带领轮船、兵器入台,处理日本侵台事件。英国也对日本用兵台湾表示不满。日本武力侵台遇到许多困难,只好寻求外交解决的途径。
如果按照历史正常的发展,由于日本的恐吓,加上当时大清国正在对西北用兵,抱着息事宁人态度的清政府会在1874年和日本签订《中日北京专条》,赔偿日本人50万两白银,而且承认日本为琉球的保护国。ŴŴŴ.ŚŤЖŚŴ.ČŐM
可惜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新几内亚公国出兵干涉了。当时约翰派7艘军舰击沉了日本的那几艘运兵船,使得日本人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能力。
1875年的时候,为了进一步限制日本的对外扩张,公国正式在琉球王国驻扎了一支军队。对于新几内亚公国的这种挑衅行为,日本人当然非常恼火!可是公国的海军实在是太强大了!日本人几次想攻打驻扎在琉球群岛的公国驻军,都以失败而告终。
1876年的时候,约翰一次性调动了16艘军舰,在琉球群岛东北三百多海里处将日本的那支破烂水师彻底送入了海底。随后新几内亚公国政府开始有计划的封锁日本的海岸线。
因为知道日本也是一个盛产金银的国家,约翰一想反正已经得罪了,不如干脆做绝一点!1877年2月3日,新几内亚公国海军18艘军舰炮击鹿儿岛,不仅击毁了当地的炮台和一些防御设施,还将这座城市洗劫一空。
1877年3月12日,已经尝到甜头的公国海军在福冈登陆,整座城市遭到了公国军队地毯式的大清洗,几乎所有比较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光这两次洗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