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罗梓范
如今走私文物进入国际文物市场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不能不正视的一大公害,一方面,由于拍品涉嫌文物走私案件引起的国际纠纷日益增多,已经严重破坏了国际文物拍卖市场的正常秩序,成为破坏国际关系稳定的重要隐患;另一方面,文物走私导致文物流失加速,很多文明古国文物流失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文物回流的速度,使文物母国难以应对。
由于文物走私导致的盗采文物行为往往对文物母国的文物源头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文物盗采分子在获取市场价值较高的文物的同时,往往对采掘现场带来全面破坏,其中,很多更为珍贵的文物从此就难以重见天日了。据估计,文物盗采分子每获取一件文物,就要毁掉十件文物,这无疑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巨大破坏。
国际文物拍卖市场暴露出的弊端表明,通过市场拍卖回流文物的形式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拍卖回流文物弊大于利,特别是文物流出国深受其害。他们的最大愿望就是尽早停止一切形式的文物拍卖。
然而在现有的国际公约和法律框架下,各受害国政府并没有任何有效的手段来阻止拍卖。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利用舆论的力量,呼吁各方抵制拍卖。
对于此次兽首拍卖事件,中国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对这件事“不予理睬是最好的应对”,中国不会采取“回购”方式买回属于我们的东西,拍卖战争掠夺的文物,于情于理都不能接受。
从政府方面来说,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如果在现行的游戏规则下,国际拍卖行也不主动放弃文物拍卖业务,文物拍卖市场随时都会给文物流失国的人民带来永久的伤害。
ŚŤЖŚŴ.Č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