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节投降唐朝皇帝
,投奔大唐帝国的皇帝,这才是唯一的出路。朱温笑了,哈哈!夫人说的不错,外人我相信一半,夫人说的我全相信,大事还是和自己的夫人商量最安全。朱温的夫人张惠可不是一般的人,她从小读书,十分有头脑,做事井井有条,分析事情一针见血,朱温都甘拜下风。
第二天,朱温请监军严胖子喝酒,说是商量大事。严胖子高高兴兴走进了朱温的大帐,朱温摆好酒席,请他坐下:“监军大人,我们商量一件大事。”
严胖子白了朱温一眼:“哼哼,朱三,你小子能有什么大事?”
朱温瞪了他一眼:“哼哼,监军大人,我们要办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严胖子说:“朱三,**全打败仗,还能干什么?”
朱温说:“大人,我们这回真是做一件大事。”
严胖子大笑:“哈哈!朱三,你行吗?”
朱温冷笑说:“大人,我行。”
严胖子说:“好,朱三,你说说,什么大事?”
朱温笑了:“大人,我说出来,怕吓着你。”
严胖子也笑了:“哈哈!朱三,我是监军大人,什么也不怕。”
朱温喝了一口酒,突然吐到严胖子身上,严胖子跳起来:“朱三,你,你要干什么?”
朱温大笑:“哈哈!严胖子,老子要你的人头。”
严胖子吓了一跳:“什么?哈哈,朱三,你小子说什么大话?朱三,你小子没这个胆量,哈哈!”
朱温冷笑:“哼哼,严胖子,老子不说大话。”
严胖子感觉不妙:“朱三,你,你要干什么?”
朱温大笑:“哈哈!我们现在是大唐的军队了。”
严胖子大吃一惊,他感觉自己的裤子湿了,他慌了:“你们,你们背叛了黄巢?朱三,你们好大的胆子。”
朱温说:“不,我们弃暗投明,黄巢是个王八蛋,孟楷是个杀人犯,他想逼死我,老子只好走这条路了。”
严胖子想跑,可是看看周围,都是武士,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朱温说:“严胖子,是我动手,还是你自己动手?”
严胖子全身打哆嗦:“不,不,朱将军,朱爷爷,我不想死。”
朱温哈哈大笑:“怕死鬼,那好,我来动手。”朱温走到他面前,严胖子吓得站不起来了,朱温把他提起来,一刀砍下了他的人头。
朱温派人给唐军将领王重荣送信,王重荣看了信,说:“朱三真的投降?”
来人说:“我们将军被逼的走投无路,是真心投降。”
王重荣说:“哼哼,好,朱三明白了。”
“王大人,我们朱将军今晚就投降过来。”
王重荣点点头:“好,我等着,要朱三先过来。”
朱温带上一百多人来见王重荣,带了不少见面里礼。一见面,朱温就跪下了:“王将军,你收下我朱三吧,我是走投无路了。”
王重荣大笑:“朱三,你来对了。”他把他扶起来了,朱温不停地说拜年的话。在人家的房檐下,你不得不低头。
朱温带领军队投降了唐军。唐军将领王重荣马上写信给大唐帝国的皇帝唐僖宗,唐僖宗喜出望外,说:“太好了,朱三,弃暗投明,老天爷要复兴大唐帝国,哈哈,朱三是朕的希望,有朱三在,朕就高枕无忧了。”
有大臣知道朱温这个人,他说:“皇上,我听说朱三这个人是个无赖,非常不要脸。”
唐僖宗笑了:“哈哈!不会的,他是来帮助朕的,你不要胡思乱想了。”
“皇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朱三毕竟是一个无赖。”
唐僖宗摇摇头:“你不用担心,朱三是好人,他是大唐帝国的希望。”
“皇上,我们用他,更要防他。”
“你们想得太多了。”
“皇上!”
“好了,你不要多说。”
唐僖宗下圣旨,马上封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担任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圣旨送到了王重荣的大营,朱温跪在地上,接了圣旨,他激动得流下泪水:“哈哈!我叫朱全忠了,这是皇帝赐名,这是我们老朱家的光荣,太好了。”朱温,不,叫朱全忠了,这家伙把唐僖宗当亲爹了,有了这个爹,太光荣了。
大将王彦章说:“贺喜将军,你升为大将军了。”
朱全忠(朱温)得意洋洋:“对,老子是金吾卫大将军了。”
“大将军,我们恭喜你。”
朱全忠大笑:“哈哈,你们都官升一级。”
“谢谢大将军。”
朱全忠咬牙切齿地说:“传我朱三的命令,进攻黄巢,他妈的,老子要报复他。”
大齐帝国的皇帝黄巢正在皇宫里欣赏歌舞,十几个美女翩翩起舞,黄巢看得如痴如醉。现在的黄巢生活有质量了,打仗是别人的事,享受是自己的事,当皇帝就是享受,就是有美女相伴。他的皇妃说:“皇上,你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
大齐皇帝黄巢大笑:“哈哈!美人,你说得对,喝酒。”
此时,孟楷慌慌张张跑进来,跪在地上:“皇上,大事不好了!”
黄巢白了他一眼,不高兴地说:“孟楷,你瞎了狗眼,朕正忙着那,你捣什么乱?”
孟楷急了:“皇上,朱三这个狗娘养的……”
黄巢愣了:“朱三怎么了?”
孟楷头上出汗了:“皇上,朱三这个狗娘养的跑了。”
黄巢摇摇头:“胡说,朱三去哪了?”
孟楷说:“皇上,朱三投降了大唐帝国。”
黄巢大笑;“哈哈!孟楷你说什么笑话?朕对朱三就像对待儿子一样,他不会跑的,不会背叛朕的。”
孟楷大哭:“皇上,朱三跑了,这个狗娘养的投降了大唐帝国,他是叛徒。”
黄巢有点相信了,他拉长了脸:“孟楷,这是真的?”
孟楷还在哭:“皇上,是真的,朱三这个狗娘养的叛变了。”
黄巢完全相信了,他一脚踢翻了桌子,宫女们都吓跑了,他大叫:“他妈的!朱三这个王八蛋,他敢背叛朕。”
孟楷说:“皇上,你放心,我要废了他。”
黄巢冷笑:“好,孟楷,你帮朕灭了这个可恨的朱三,这个下三滥,该死的叛徒。”
大齐帝国的皇帝黄巢马上忘记了烦恼,他又开始欣赏歌舞了,他是皇帝,他要及时行乐,一切国家大事都放到了一边。孟楷心里高兴,这样对自己有利,黄巢不会追问朱三叛逃的事,也不会追到自己头上。
朱全忠(朱温)努力给大唐帝国出力了,他全力地进攻黄巢了,说是给大唐帝国出力,实际上为自己发展着想,扩大自己的实力。孟楷领兵要报复叛徒朱三,他们是冤家路窄,他们在半路上相遇了。孟楷望见了朱全忠(朱温),他大骂:“朱三,你这头猪,你这个可耻的叛徒,下马受死。”
朱全忠(朱温)冷笑:“孟小鬼,你害人够狠的,你才该死。”
孟楷大骂:“叛徒朱三,你该死了,看我的大刀。”
朱全忠冷笑:“哼哼,孟小鬼,来吧。”
他们大刀对大刀,这两个人斗在一起,他们实力相当,杀得难解难分。孟楷大骂:“朱三,你个狗娘养的,老子杀了你。”看書菈
朱全忠骂:“哼哼,孟小鬼,老子杀了你。”
孟楷咬牙切齿地骂:“朱三,**的还嘴硬。”
孟楷一刀劈下来,朱全忠(朱温)躲慢了点,自己的右胳膊流血了。
孟楷开心大笑:“哈哈!叛徒朱三,他妈的,血放得不够。”
突然,王重荣杀出来,孟楷大吃一惊,心想坏了。他们夹攻孟楷,孟楷大败,朱全忠(朱温)紧追不舍,朱全忠大获全胜。
朱全忠(朱温)投降的第二年,唐僖宗任命朱全忠为汴州刺史,兼宣武军节度使,还担任河中行营招讨付使,他打了不少胜仗。
有大臣反对:“皇上,你不能再给朱三升官了。”
唐僖宗说:“为什么?”
大臣说:“皇上,朱三这个人有野心,他有实力了,他就是第二个黄巢。”
唐僖宗摇摇头:“哈哈!你说笑话。”
大臣说:“皇上,我看得很准。”
唐僖宗冷笑:“哼哼,朕看得也很准,他是大唐帝国的希望,有他在,天下安定。”
大臣无奈地说:“皇上,这会埋下大祸……”
一天,朱全忠(朱温)在巡视军营时,看见一个人在写信,他身边围了一群士兵。朱全忠很奇怪,他悄悄走过来一看:“哈哈!好漂亮的书法。”
那人抬起头:“啊!是将军大人。”
朱全忠(朱温)说:“你在干什么?”
“我在帮士兵写家信。”
“好,你叫什么?”
“我叫敬翔。”
朱全忠(朱温)大喜:“我听说过你的大名,太好了。”
这个敬翔在年轻的时候聪明过人,反应灵敏,酷爱读书尤其擅长写文章。朱全忠把敬翔请到自己的大帐,说:“我知道先生很精通《春秋》的大义,我很想学习其中的方法,好发展我的大业,先生你好好给我讲讲,怎么样?”
敬翔笑了,说:“大将军,从古到今,用兵之道,是贵在随机应变,出奇谋而制胜。不能死学《春秋》这本书,死学就很难有所作为,您的大业就很难有希望。”
朱全忠(朱温)大吃一惊:“先生说得有理。”
敬翔分析了大唐帝国的形势,说当今的皇帝是有名无权,各个地方的刺史大权在握,就是不挂名的皇帝,谁拥有更多的军队,谁拥有更大的地盘,谁就是未来的皇帝。
朱全忠(朱温)大笑:“先生说得好,我朱全忠就是先生说的那样的人。”
敬翔说:大将军,我愿意助您一臂之力。”
朱全忠(朱温)拉住他的手:“昔日刘邦有张良,刘备有诸葛亮,才成就了大业;今日我朱全忠有先生,我也会成就大业。哈哈!先生就是我的张良,就是我的诸葛亮。”
朱全忠(朱温)拜敬翔为军师,无论大事小事,总和他商量。朱全忠(朱温)想做第二个刘邦,他需要萧何、张良、韩信这样的人物。他现在看见了希望。
一天,士兵来报告:“大将军,好消息。”
朱全忠高兴地说:“他妈的,什么好消息?”
“夫人生了。”
朱全忠(朱温)的夫人就是张惠,是朱温的正室。
朱全忠(朱温)跳了起来:“生男生女?”
“恭喜大将军,夫人生了个男孩。”
朱全忠(朱温)一蹦多高:“哈哈!太好了!老子又添了一个儿子。”
敬翔说:“恭喜大将军。”
“先生,你给起个名吧。”
敬翔笑了:“大将军,我看就叫朱友贞。”
朱全忠(朱温)非常满意:“好!就叫朱友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