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 抱石轩
玉镯和玉佩,还有一些小摆件之类的东西,想通过鉴定和其他的门店有所区别。
最重要的是得到玉石鉴定证书,这就让消费者心里有了保证。
哪怕是不懂玉石的小白,看到鉴定证书后,也能放心的购买。
非原石料的鉴定,工作就简单多了,起码都是明料,只需要标明玉制品的种类、产地、称重和编号就好了。
对于这种成品,苏阳自然不会按照重量来谈价格,苏阳躺在床上,望着屋顶上的横梁发呆。
“明天去马学五那里参考一下,玉雕的收费标准吧。”
刚想睡着,苏阳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这次是那个广东的“炒家”阿文。
“靓仔啊,哦的两千公斤料子已经准备好了,这两天就要发过去了,到时候麻烦雷接受一哈啦。”
“墨问题啊!”
....
第二天早晨,苏阳就早早的起床,从厨屋里拿了一个馒头就来到了猪圈。
陈二已经拉着地板车去了村广场上的石碾子磨鱼粉去了。
苏阳往骡圈里看了一眼,已经空空如也,看来还是晚了一步。
毕竟这会是农忙时节,村里用骡子的人多,只能排队等别人用好了再牵来,而且还要根据亩数付点钱给村里,就当是给骡子的草料费了。
陈大明超市门口,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聚集着一些人。
几个人围着碾盘,捂着鼻子,看着磨成粉的鱼干后知后觉。
“我说阳子前段时间捞死鱼干嘛呢,原来是做牲口饲料,你说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这阳子的脑子怎么这么好使,这招都给他想到了。”
“这死鱼磨成粉之后,别说猪了,就是羊跟鸡鸭鹅吃了,那也得长膘啊!”
众人看着磨成粉的饲料,跟着七嘴八舌的,看到苏阳来了,纷纷打听起来,随后赶紧回家套地板车去了,也想去库兰河那边去捞些死鱼过来。
不过回头一想,现在村里的骡子都被牵走犁地里,就靠两条腿,那两百里的路,得跑到猴年马月啊。
“唉,你说吃口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我不管,反正以后阳子干啥我干啥!”
苏阳指着二虎的鼻子:“你他娘的不去北大窑上工,在这叽歪啥。”
“嘿嘿,俺这就去。”二虎屁颠屁颠的从人缝里溜走了。
苏阳看着磨成粉的鱼干,细的跟粉面子似的,掺进饲料里都可以吃了。
“陈叔,你这头骡子磨完鱼干,等会能不能帮忙去地里给犁下地,工钱我另付。”苏阳拍着拉磨的骡子,问道。
陈二笑着:“行啊阳子,我磨完这袋子就去,什么工不工钱的,都是自己人。”
“陈叔,那我就先回去了。”
苏阳回到家里,锅里的饭也凉的差不多了,三两口的一饮而尽,随即骑上了摩托车带着料子去了卡塔镇。
卡塔镇位于乔木村西南,距离洛甫镇有几十公里的路程,骑车四十分钟就能到达。
之前马学武留下了地址和电话,苏阳便按照地址,一路来到了这里。
抱石轩因为有马学五大师坐镇,是整个和田最有名的玉雕厂牌之一,全国各地都会有单子来定制,相比这种大生意,苏阳的鉴定所就显得小打小闹了。
刚进镇子,就看到主街道上左右两旁林立着数十家玉雕作坊,其中一眼就找到了抱石轩的招牌。
苏阳顺着招牌走了过去,一进门就看到一个深色的门匾,店里坐着两个看店的年轻人,嘴里叼着烟,身上穿着一个黑色棉甲,上面绣着“抱石轩”三个小字,应该是马学五的徒弟。ŚŤЖŚŴ.ČŐM
“巴郎子,看点什么货?”
“不看货,我找马学武马大师。”
对方抬头,轻蔑的看了一眼,随后继续擦着桌子:“你有什么事跟我说就行了,我师傅没空。”
“我是马大师邀请来探讨玉雕技艺的,还是请你去后面传一声。”苏阳坐在了店里的木椅上,将化肥袋子放在脚下。
“哈哈哈...”年轻人放下手里的抹布,忽然抬头笑了几声:“你说什么,我师傅请你来这里探讨玉雕技艺?巴郎子,你怕不是走错地方了嘛,我师傅可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苏阳摇头有些无奈:“我叫苏阳,你去传一声就知道了。”
“苏阳?没听说过,每天见我师傅的人那么多,老子没得时间招呼你,赶紧走赶紧走....”
苏阳忽然站起身来,刚准备说理,后门走来一位熟悉的面孔。
正是上次在新年会上,跟在马学五身后的徒弟,看到苏阳也是楞了一下,随即冲那年轻人吼道:“你他娘的,老子真想一脚踹飞你,你这个月的工资别想要了,回头老子再说你的事。”
随后立刻激动的来到苏阳身前。
“苏阳?哎呦,你可算是来了,自从上次新年会上,师傅这段时间动不动就用你来压我们,我们压力实在是不小呦,你要是再不来,我们可要受罪了,回头你可要帮我们跟师傅说说,咱们虽然年龄差不多,但我们跟您的手艺真没法比啊!”
苏阳咧嘴笑笑,拎着化肥袋子走进了后院。
柜台旁的年轻人,一脸懵逼的看着他们的身影:“苏阳,这他妈到底是谁啊,连大师兄都这么恭敬?我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