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2章 见面分一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英国和法国带来新鲜血液,反被因为人口大量外流,导致英国和法国持续失血。

  世界大战期间,巴黎数次面临德军威胁,差点就提前20年打出白旗。

  很多法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聪明的法国人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开始处理在法国的资产,移民法国海外殖民地,远离战争威胁。

  和时刻面临德国报复的法国本土相比,海外殖民地简直就是天堂,不仅没有战争威胁,而且还可以享受到作为殖民者的种种特权,好处多多。

  德国在巴黎和会中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生活在当地的德国人纷纷被赶回德国本土,这同样是德国人口快速恢复的重要原因。

  施特雷泽曼上台后,拒绝发行更多货币,德国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缓解。

  从去年开始,德国模仿俄罗斯开始对基础建设进行大规模投资,这有效减少了失业人口,让更多德国人找到工作,开始有了收入。

  有了收入,才有能力进行消费,德国的消费市场逐渐繁荣起来,对于俄罗斯商品的需求每个月都在增加。

  菲利克斯很高兴,决定继续投资新工厂,提升俄罗斯的工业生产能力。

  乔治提醒菲利克斯,警惕盲目扩张。

  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盲目扩张。

  俄罗斯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之所以这么快,和俄罗斯政府主导的投资有很大关系,大批新工厂的投产,以及基础建设的提升,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生产力的提高并不是无限的,商品生产出来还得卖得出去才行。

  一旦社会对生产力的需求开始下降,工厂就要被迫减产,工人失业,导致消费持续降低,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如果我们不能向德国提供足够的商品,就等于是将一部分市场让给美国企业,这同样会导致我们的利益受损。”

  菲利克斯看美国人挣钱,比自己丢钱都难受。

  “那就把一部分市场让给美国企业好了——”

  乔治给美国人挖坑。

  1921年,美国人口首次突破一亿,主要原因是新移民的大量涌入,这也成为美国近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可以通过政府调节避免盲目扩张,美国的那些资本家们没这个意识,他们只会在利润的刺激下不断加大投入,最终被市场撑死。

  英国和法国也一样,只要他们的政府没有调节能力,就永远无法逃过经济危机每10年左右爆发一次的怪圈。

  乔治觉得俄罗斯现在的工业能力刚刚好,接下来不要再把精力投入到新工厂的建设上,而是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当然了,对于有些新产品和新技术,还是要加大力度扶持的,比如电视机,又比如对俄罗斯似乎没多大意义的电冰箱和空调。

  俄罗斯不需要电冰箱和空调,不代表尤里耶夫大公国不需要。
第782章 见面分一半(3/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