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4章 博采众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器。

  1918年,乔治·西门子研发的飞行鱼雷,最远可操纵距离已经达到4公里。

  就在乔治·西门子想向威廉二世推荐他的研究成果的时候,德国战败灭亡,研究中断。

  西伯利亚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签订协议后,亚历山大从德国人提供的资料库中选中飞行鱼雷进行资助,并从阿穆尔寻找相关技术人员前往德国西门子,和乔治·西门子联合研发。

  “我们现在的遥控鱼雷,最远可操纵距离已经达到6公里,并成功于半个月前,通过了海军部的验收。”

  亚历山大很高兴,遥控鱼雷将有效提高鱼雷的命中率。

  华盛顿海军会议之规定了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吨位,针对潜艇,并没有达成一致。

  英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中要求各国停止对潜艇的研究,限制潜艇发展。

  都不用彼得出头,法国首先表示反对。

  法国人造潜艇倒也不是威胁皇家海军,而是研究地中海的海底植物。

  这是法国代表的原话。

  “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建造更多战列舰呢?”

  菲利克斯需要的,是海军带来的威慑力。

  潜艇这玩意儿躲在水面下,数量再多,战斗力再强大,对手也不知道。

  战列舰的意义除了作战之外,更多体现在威慑力上。wap.ŚŤЖŚŴ.ČŐM

  现在提起英国,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皇家海军。

  如果某一天,皇家海军失去威慑力,那将是大英帝国的末日。

  乔治想的不是战列舰,而是火箭炮。

  世界大战中,俄罗斯火箭炮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弥补了俄罗斯炮兵火力不足的窘境。

  德国乔治研究的鱼雷虽然号称是飞行鱼雷,实际上还不能真正的飞行,只能在水中遥控。

  俄罗斯已经拥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火箭炮技术。

  如果将俄罗斯的火箭炮技术,和西门子的遥控技术结合起来,V2火箭能否提前面世?

  乔治很好奇。

  如果V2火箭能提前面世,那么战争又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英国人引以为傲的皇家海军也将不复以往,威慑力大打折扣。

  英国之所以重点发展海军忽视陆军,关键在于英吉利海峡。

  只要皇家海军保证优势地位,就没有欧洲国家可以对英国本土构成真正的威胁。

  飞艇和飞机都已经在世界大战中得到应用,皇家海军的威慑力已经动摇。

  飞艇和飞机毕竟得飞过英吉利海峡,才能进入英国本土上空。

  火箭可以轻松穿过英吉利海峡,对英国本土发动攻击。

  乔治将自己的构想告诉卡尔波夫,让卡尔波夫组织团队进行研究。

  这个研究就不需要和德国人进行合作了。

  也不是不行。

  合作还是要合作的,不过卡尔波夫要成立两套班子,一套阵容和德国人进行合作,一套阵容单独研究,博采众长才是王道。

  虽然飞行鱼雷名不副实,给俄军带来的提升有限。

  飞行鱼雷的出现还是提醒乔治,应该加大对德国科技的重视力度。
第744章 博采众长(3/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