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9章 掀桌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古德里安出生于一个传统军人家庭,自幼就被当做军官培养,19岁开始从军,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在西线服役。

  《凡尔赛合约》规定德国陆军只能保留十万人,古德里安凭借年龄优势和出色的个人素质,成功保留军籍。

  世界大战期间,古德里安一直担任骑兵部队指挥官,对装甲部队产生了浓厚兴趣。

  和德国相比,俄罗斯的装甲部队起步更早,技术更先进,经验也更丰富,古德里安如鱼得水。

  符拉迪沃斯托克陆军学院的前身是阿穆尔军官培训学校,成立于1893年,是远东地区资格最老的军校。

  阿穆尔被誉为俄罗斯装甲部队的摇篮,古德里安在陆军学院接触到了俄罗斯最先进的装甲战车,这为古德里安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受材料所限,德国的装甲战车产量一直不高,无法满足前线需求,并没有在前线大规模应用。

  德国对装甲战车的使用也和俄罗斯有极大不同。

  德国最著名的装甲战车A7V,战斗全重30吨,乘员足足有18名。看書菈

  这18人除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外,还有12名机枪手,以及2名机械师。

  这还不是最多的。

  A7V的后续版本加强了火力,乘员增加到23人,在以上基础上又增加了副驾驶员、通信员、信号员、信鸽员和瞄准手。

  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在北线俘获俄军装甲战车,对俄军装甲战车有一定了解。

  陆军学院使用的装甲战车,却又和德军曾在北线缴获的装甲战车完全不同。

  “北线装备的装甲战车,是20年之前的型号,咱们这些才是最新款。”

  参加过日俄战争的教官格拉纳特提起装甲战车满脸骄傲。

  陆军学院凭借和阿穆尔兵工厂的特殊关系,研究装甲战术的同时,也会帮助阿穆尔兵工厂对装甲战车的性能进改进。

  俄罗斯的装甲战车同样是30吨,乘员却只有4个人,分别是车长、驾驶员、炮手、以及兼职装填手的二炮手。

  由于乘员的数量大幅减少,俄罗斯的坦克从体积上,就比德国的A7V小很多,从而把更多的吨位囤积到装甲上,拥有更强的防护力。

  俄罗斯装甲战车的火力同样不输A7V,A7V使用的火炮是俄罗斯57毫米战车炮的仿制型,俄罗斯的新式装甲战车,已经开始使用75毫米战车炮。

  这个型号的装甲战车,被陆军学院的教官亲切的称为“北极熊”。

  “如果‘北极熊’能早出生10年,我们在1915年就可以结束战争。”

  格拉纳特很为“北极熊”感到遗憾。

  古德里安心情复杂,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的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

  俄罗斯的工业实力排名世界第五。

  古德里安一直为德国创造的工业奇迹感到骄傲。

  来到阿穆尔之后,古德里安才知道俄罗斯的工业实力,远比外界认为的更强大。

  俄罗斯仅在远东地区,就有
第719章 掀桌子(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