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尤里耶夫搭台,尤苏波夫唱戏
,这都是全体俄罗斯人的选择。”
维特不吵架,看不惯俄罗斯,走啊,没谁拦着你。
“不不不,并不是全体,至少我这个俄罗斯人不同意。”
这几十年俄罗斯帝国对言论的宽容,让埃德尔有点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大学教授在俄罗斯帝国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即便有过激言论,沙皇也通常一笑置之,并不会追究责任。
“俄罗斯有一亿人,你一个人不同意,并不能改变什么。”
维特也很无奈,不是你们天天嚷嚷着要少数服从多数的吗,做人不能这么双标。
维特这些年也算看透了,这帮皿煮人士的立场是在不停变化的,当他们是多数时,那就少数服从多数;当他们是少数时,就要尊重个体。
“你怎么知道只有我一个人不同意呢?”
埃德尔并不认为自己是孤立的。
“如果你能征集十万人的签名,尤里耶夫大公会给你一个说服他的机会。”
维特并不是不给埃德尔机会,这种事口说无凭,签名为证。
“十万人——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埃德尔失控大叫,这几乎不可能做到。
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愿意花钱,再多签名也可以弄到。
时下最流行的方式,是花钱在报纸上刊登,征求读者对于某件事的意见。
读者可以将内容剪下来,填上自己的建议,以到付方式邮寄给报社。看書菈
只不过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力,又耗费金钱就是了。
乔治没时间搭理这些所谓皿煮人士,他有更重要的工作。
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尾声,德国虽然还没有投降,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已经投降,两国谈判代表团都已经抵达君士坦丁堡,乔治已经分别给伦敦、巴黎和华盛顿发电报,邀请各国代表来君士坦丁堡,商讨如何处理这两个战败国。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在第一个问题上就爆发了巨大争议。乔治希望各国代表来君士坦丁堡,这样俄罗斯有主场之利,会为俄罗斯争取更多利益。
法国人要求在巴黎进行谈判。
基于同样的理由,英国人也要求在伦敦进行谈判。
美国人倒是无所谓,因为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华盛顿。
除了谈判之外,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一样也开始重建,乔治要求在冬天到来之前,至少让人们都住进房屋,否则他们很难度过这个冬天。
除了重建之外,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还亟需物资支援,不管是粮食还是燃料都有巨大缺口。
农村地区同样需要救援,主要是种子和口粮,如果应对不当,今年冬天很多地区将爆发可怕的饥荒。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铁路遭到严重破坏,尤其圣彼得堡至莫斯科之间的铁路,几乎彻底损毁。
维特估计,仅修复俄罗斯的铁路系统,就至少需要15亿卢布。
金卢布,不是纸卢布。
小菲利克斯表示尤苏波夫家族愿意投资,但条件是尤苏波夫家族将获得20年的铁路经营权。
担任财政大臣的前西伯利亚银行
第679章 尤里耶夫搭台,尤苏波夫唱戏(2/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