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7章 艰难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27章艰难抉择

  乔治一直不动员华人是有原因的。

  华人不管是什么工作,都可以完成的很出色,如果说哥萨克是乔治手中的利剑,华人则是基石。

  哥萨克为战斗出生,阿穆尔虽然在很早之前就实现了义务教育,很多哥萨克还是遵循传统,自幼接受军事训练,不喜欢去学校。

  为了改变哥萨克的习惯,阿穆尔官方不得不成立半军事化学校,满足哥萨克群体的需求。

  现在打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哥萨克出征,战马服装甚至武器都要自备,所以要自幼接受军事训练,目的是成为一台合格的战争机器。

  随着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于士兵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前哥萨克只需学习如何杀人。

  现在要学习如何维修保养发动机,你连说明书都看不懂,怎么修?

  阿穆尔的华人不挑食,让种地种地,让捕鱼捕鱼,让伐木伐木,从不挑三拣四。

  只要给华人的一个宽松的环境,华人就能还你一个奇迹。

  萨哈林岛就是证明。

  米哈伊尔来到阿穆尔之后,把阿穆尔一些华人扔到萨哈林岛,然后几乎就没管过。

  那些人刚到萨哈林岛的时候,连房子都没有,这在远东是致命的。

  没有房子,他们就在地上挖洞,用木头和土层覆盖,以这种简陋的“地窝子”度过寒冬。

  生活稳定之后,萨哈林岛的经济开始起飞,现在萨哈林岛的食品加工业,在整个阿穆尔都名列前茅。

  在食品加工业的基础上,萨哈林岛的教育和医疗也开始有起色,阿穆尔总督府正式向萨哈林岛派出官员的时候,岛上甚至已经有中学了。

  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哥萨克和华人都是生活在阿穆尔,享受的政策是一样的,阿穆尔官方甚至会更偏向哥萨克一些,因为没有官方照顾,很多哥萨克人根本活不到成年。

  基于哥萨克传统,大部分哥萨克的生活方式是及时行乐,家庭没有积蓄,抚养孩子是一大难题。

  华人只要有条件,就会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即便为之节衣缩食,甚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ŚŤЖŚŴ.ČŐM

  阿穆尔绝大部分和技术相关的工作,都是华人在做,不管是工厂里的工人,还是医院里的医生,甚至军队中大部分和技术相关的兵种,只有华人能胜任。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华人参军的热情居然非常高。

  要知道当年清帝国征兵的主要方式可是拉壮丁。

  换成欧洲人,让他们放弃办公室的优渥生活去当兵,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阿穆尔动员的消息公布后,各地只用了3天就完成任务,而且是超额完成任务。

  阿穆尔总督府的动员广告也很有号召力:用你们手中的枪,保卫你们的生活,保护你的家人。

  相较之下,圣彼得堡的征兵广告就比较粗糙,只有一句话:帝国需要你!

  阿穆尔的动员兵,基本上要到明年才能参战,短期
第627章 艰难抉择(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