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7章 便宜不好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求人办事的态度,这样可不行。

  “苏伊士运河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同样重要——”

  卡登提醒尤里,如果苏伊士运河被奥斯曼人占领,那咱们全玩完。

  “所以我才会来这里,而不是君士坦丁堡。”

  尤里隐瞒自己的真实目的。

  即便没有这档子事,东印度第一军也不会去君士坦丁堡,而是在波斯湾,或者红海沿岸某处登陆。

  卡登无奈,从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仓库里拿出5000支步枪,移交给尤里。

  有了枪,总可以作战了吧?

  不可以。

  奥斯曼人不仅有步枪,而且还有火炮和战马。

  第一军啥都没有,怎么打嘛。

  就在尤里和卡登扯皮的时候,英军在波斯半岛节节败退,完全无法阻止奥斯曼军队的进攻。

  和英军的溃败不同,杨科夫在小亚细亚半岛的进攻可谓势如破竹。

  在歼灭了奥军的精锐部队之后,奥军处于第二线的,全部都是刚动员不久的新兵,他们只能用于欺负欺负手无寸铁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面对俄军简直就是土鸡瓦狗。

  3月13号,杨科夫在博卢击败伊斯麦尔·恩维尔率领的奥第7集团军。

  第7集团军是匆忙组建的,火炮仅有100余门,杨科夫只用了四个小时,就突破了奥军前沿阵地。

  由于时间紧迫,奥军来不及构筑完善阵地,临时布置的阵地根本没有纵深。

  于是在俄军突破之后,可怕的溃败发生了。

  3月份的天气已经开始转暖,由于博卢地区是山区,雪化的时间,比平原地区要晚一点。ŴŴŴ.ŚŤЖŚŴ.ČŐM

  奥军的溃败毫无秩序,恩维尔甚至没有留下后卫部队,奥军几乎是一哄而散。

  山区的交通很糟糕,山路崎岖狭窄,且湿滑泥泞,背阳的地方还有积雪,踩实了之后就像冰面一样光滑。

  很多奥军官兵在撤退的时候失足落入山沟,更多人由于道路被阻碍,根本无路可逃,只能乖乖举手投降。

  短短两日内,第14集团军消灭1.5万奥军,俘获6.5万人。

  杨科夫抓俘虏抓到手软,以至于部队不得不在博卢地区停留三天。

  格奥尔基很失望,因为杨科夫没有抓到恩维尔。

  这人也是“三杰”之一。

  大概是俄军在小亚细亚半岛的高歌猛进,让英国人受到刺激。

  3月17号,就在第14集团军抵达奥斯曼帝国首都的前一天,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邱吉尔派澳新军团在梅尔辛登陆,确保英国在小亚细亚半岛和波斯半岛的利益。

  邱吉尔没想到的是,英军面对的不是杰马勒也不是恩维尔,而是穆斯塔法·阿塔图尔克。

  在邱吉尔看来,连番遭到俄军沉重打击的奥军已是强弩之末,只需要在奥斯曼帝国这栋破房子上轻轻踹一脚,奥斯曼帝国这个欧洲病夫就会轰然倒塌。

  这也不是邱吉尔的首创,这个论调在欧洲已经流传了半个多世纪了,自第十次俄土战争之后,全世界都等着奥斯曼帝国解体。

  作为最古老的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已经超过600年。

  600年屹立不倒,自然是有理由的。
第617章 便宜不好捡(3/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