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4章 皇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失了一个团。

  这还是因为受限于地形,无法投入太多攻击部队,否则损失会更大。

  第二集团军进攻的时候,瓦西里派出飞机进行侦查,寻找奥军炮兵阵地。

  对于攻击部队来说,炮兵的威胁远比步兵更大。

  干掉奥军的炮兵,等同于掰掉奥军最锋利的獠牙。

  奥地利人也很聪明,炮兵并没有集中部署,而是分散安置在坚固的堡垒内。

  这就没办法了,只能慢慢磨,战斗进行的异常焦灼。

  9月2号,在克里米亚无所事事的空降兵部队,终于接到乔治的战斗命令。

  这一次的作战计划被乔治命名为“黄豆”。

  空降兵的任务是空降到奥军的防线后方,从背后威胁奥军防线的同时,切断奥军补给路线。

  这是空降兵部队自组建以来,第一次接到作战任务,指挥官康斯坦丁上校兴奋的同时,也压力巨大。

  巴尔干战争中,乔治一度准备使用空降兵,最终出动的还是陆战队。

  这一次任务更危险,因为缺少了舰炮掩护。

  空降兵部队的总兵力只有4000人,这已经是极限,因为缺少足够的运输机。

  这4000人还要分两次,才能全部投送到指定地点。

  受限于投送条件,空降兵部队的重火力是迫击炮。

  好在90毫米迫击炮的射程虽然不够远,威力还是可以的。

  德军在攻克比利时烈日要塞的过程中,使用了口径高达420毫米的榴弹炮。

  过分强调口径其实没多大意义,彼得格勒的博物馆里还有口径1米的火炮呢。

  除了90毫米迫击炮之外,空降兵还装备了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

  这些重机枪也不再是传统的水冷式重机枪,而是风冷,对环境的依赖大大降低。

  此时俄罗联军的攻击已经进行到第四天,奥匈帝国的防线在空军和地面部队的轮番攻击下摇摇欲坠,只剩最后一口气。

  早晨6点,整装待发的空降兵们在布加勒斯特轮番登机,康斯坦丁上校也在第一梯队。

  布加勒斯特距离目标地点非常近,运输机只需要飞行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目标投放地。ŴŴŴ.ŚŤЖŚŴ.ČŐM

  为避免成为奥军射手的目标,康斯坦丁上校和普通士兵一样戴钢盔,一身野战服装,将指挥刀换成步枪,这是阿穆尔军区的要求。

  正在进行的加利西亚战役中,奥军军官因为亮闪闪的腰带和金色指挥刀,经常会成为俄军精确射手的目标,多次上演爆头惨剧。

  7点15分,运输机抵达预定地点,康斯坦丁上校和其他人一样跃出机舱。

  整个空降过程进行的无比顺利,除一架运输机在飞行过程中因自身故障被迫返航,绝大部分空降兵都安全落地。

  由于此前空降兵从未在战场上出现,奥军对此毫无防备,空降地点是奥军防线背后大约30公里的交通枢纽维多利亚小镇,这个小镇只有大约一个排的奥军驻守,他们在空降兵落地之后就一哄而散,抵抗意志甚至不如小镇居民和火车站工作人员。
第594章 皇沙(3/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