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9章 对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7年退休,1893年曾主导德国的军事改革。

  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是东线拖住俄罗斯帝国,集中兵力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赶在俄罗斯帝国的动员完成之前击败法国,然后再掉头进攻俄罗斯。

  虽然施里芬在1913年去世,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依然是按照施里芬的计划进行作战,如果不是因为俄罗斯帝国的战争潜力远远超出施里芬的估算,施里芬或可能成为欧洲最伟大的战略家。

  对于乔治,施里芬充满好奇。ŚŤЖŚŴ.ČŐM

  尤其是乔治在日俄战争中的表现,彻底刷新了施里芬对俄罗斯帝国的评价。

  “战略和战术固然重要,国家的整体实力才是赢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就算没有我,俄罗斯帝国也将赢得最终的胜利,日本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乔治希望施里芬能明白,他距离顶级战略家还有很大差距。

  施里芬的战术素养毋庸置疑,但是在战略方面,施里芬的缺陷很大,德国目前并不具备挑战英国霸权的实力。

  别看乔治见天鼓吹英国威胁论,俄罗斯帝国要是以英国为目标,乔治第一个反对。

  乔治肯定希望打破英国霸权。

  但是目前的俄罗斯帝国并没有这個实力。

  所以乔治很高兴看到德国主动挑起和英国的军备竞赛,有德国人顶在前面,天塌下来有德国人扛着。

  “大公爵,未经您的允许,我已经将您在日俄战争中的指挥,写入我的书里,希望您不要介意。”

  施里芬退休后就在家闭门写书,不问世事,他目前正在写的书叫《统帅》。

  “当然不会,我很荣幸——”

  乔治很好奇,不知道施里芬会如何评价他在日俄战争中的表现。

  除了乔治早期的消极之外,总体上应该不会太差。

  施里芬现在已经退休了。

  真正让乔治警惕的,是陪同施里芬来见乔治的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1903年晋上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兴登堡负责指挥东线德军对俄作战。

  不出意外的话,兴登堡就是乔治未来最主要的对手。
第529章 对手(3/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