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9章 不吃亏不长记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姜国贤提供多种方案让陈鸿运选择。

  “呵!英国人不是好东西,这些罗刹人的狗腿子又能是什么好东西!”

  陈亨利言语间,对姜国贤不无羡慕。

  国务卿来访,面子还是要给。

  土著则是白人的刀。

  这又是個坑。

  “爹,姜先生说得有道理——”

  陈鸿运当着姜国贤的面好听。

  在将古晋还给布鲁克王朝之前,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在古晋街头巷尾张贴布告,挨家挨户动员古晋人移民东印度。

  陈亨利就很无奈。

  “有道理个屁!英国人花了1100万才把砂拉越买回来,能任由叛军霍霍砂拉越?叛军!哼哼——”ŴŴŴ.ŚŤЖŚŴ.ČŐM

  布鲁克王朝以整个砂拉越为抵押,才拿到这笔贷款。

  眼看那些红眉毛绿眼睛的洋人,对姜国贤发自内心的畏惧和恭敬,古晋华人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第一等是白人,第二等是土著,第三等才是陈鸿运他们这些商人。

  说人家背弃祖宗,先看看自己吧。

  至少人家的名字还保持着华人的风格。

  人家也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姜尔盖。

  东印度公司只动员,不强迫。

  想走的,船就在码头,上船就走,船票都不要。

  不想走的,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走出书房,不知道为什么,陈亨利再看家里那些土著佣人,感觉那些佣人看自己的眼神就像狩猎的饿狼。

  陈亨利扭头又回书房,发现陈鸿运在擦枪。

  这枪还是东印度公司来到古晋后,陈鸿运才买的。

  布鲁克王朝时期,砂拉越的华人和东印度的华人一样,不允许拥有枪支弹药。

  看样子陈鸿运对英国人的信心,也没有看上去那么足。

  “爹,就算我们不去东印度,至少我们先去狮城避避再说。”

  陈亨利想起佣人的眼神就不寒而栗。

  “等咱们从狮城回来,这里还姓什么就说不好了。”

  陈鸿运也知道英国人靠不住,可东南亚的华人,就是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挣扎存活下来的,陈鸿运不想数代人积累的财富,一夕之间灰飞烟灭。

  “你带着你母亲和孩子们去狮城,如果有变,就不要回来了,我这边有你强叔,谁想来抢咱家的东西,都得先过我这一关!”

  陈鸿运也不是冥顽不灵。

  强叔是陈家老仆,手下有一支30多人的洋枪队,这就是陈鸿运的底气所在。

  可笑的是,这支洋枪队,同样是在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才得以成立。

  “你不走我也不走,要死就一起死!”

  陈亨利也会道德绑架。

  “混账东西!老子花钱送你去读书,你读了个啥?”

  陈鸿运破口大骂。

  陈亨利态度坚决,绝不妥协。

  “给老子滚!”

  陈鸿运将陈亨利赶走,眼不见心不烦。

  当晚,陈亨利被强叔带人绑起来送上前往狮城的商船。

  ——

  姜国贤不强迫任何人,人总要为自己的认知付出代价,代价越惨痛,教训就会越深刻。

  乔治的教训是不要相信英国人,于是乔治就缺席了爱德华七世的登基典礼,理由是担
第389章 不吃亏不长记性(2/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