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6章 警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底亚齐苏丹国统计,在亚齐生活的俄罗斯人已经超过1.2万。

  马尔科很高兴,这批退役官兵可以说是文武双修,不仅军事素质过硬,而且通晓俄语和汉语,部分人还会英语,他们将被分配往东印度各地,成为乔治最忠诚的谢尔盖。

  乔治抓住这個稍纵即逝的机会统一加里曼丹岛,堪称时间管理大师。

  李沙也没有意见,东印度和亚齐合并后,李沙依然是亚齐苏丹,地位和渤泥苏丹相同。

  生逢乱世,军队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亚齐苏丹国的陆军有10万人,海军是西伯利亚舰队的附庸,基本为0,。

  随着西伯利亚舰队的实力逐渐增强,东印度的海军也迟早要步入正轨,椰城造船厂扩建工作已经开始实施,随之铺开的是各地基础工业。

  亚齐苏丹国和东印度,之前都是单一殖民地经济。

  现在东印度已经成为阿穆尔的后花园,乔治肯定要加大对东印度的建设力度。

  有了阿穆尔的经验,东印度的建设按部就班,首先开工的是发电厂和水泥厂,有了这两样,才有资格说其他。

  东印度的基础还是不错的,动力煤的储量比阿穆尔更丰富,汶岛的锡矿出口量世界第一,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的产量也排名世界前列,加里曼丹还发现了油田,结合东印度的地理气候环境,东印度其实比阿穆尔更适合发展工业。

  穆萨耶夫不擅长民政,他在椰城只待了不到半个月,就和马尔科回到阿穆尔,希望乔治批准东印度成立兵工厂。ŚŤЖŚŴ.ČŐM

  东印度没有兵工厂。

  亚齐苏丹国虽然有,原料都要从阿穆尔进口。

  这怎么能行呢,如果不建立完善的产业链,那万一航道被人封锁,和现在的德兰士瓦一样对外联系完全断绝怎么办?

  乔治安慰穆萨耶夫别着急,东印度现在连矿还没有挖明白呢,现在就发展军工实在是早了点。

  “我们带来了很多样本,请海参崴大学帮忙检测,如果有值得开发的矿藏,就从印度雇人开挖——”

  马尔科其实也不知道该如何发展工业。

  不过有海参崴的珠玉在前,抄作业总会吧。

  和当初的海参崴相比,东印度优势巨大,坐船从东印度到海参崴只需要10天。

  现在无线电报已经出现,通讯比之前更方便。

  马尔科也不要最先进的设备,海参崴一直在进行设备升级,有些海参崴淘汰不要的装备,转手到卖给东印度,变废为宝的同时,多少还能赚一笔呢。

  乔治只能感叹,马尔科现在已经充分了解到勤俭持家的本质。

  这其实不是马尔科的功劳,而是源于金永骏和姜国贤的报告。

  除非必要,金永骏和姜国贤不会向尤里耶夫宫越级汇报,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金永骏和姜国贤比马尔科更理解工业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更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硬道理。

  阿穆尔和东印度虽然是一家,中间毕竟隔着4000公里呢,而且航道还面临严重的潜在威胁,所
第376章 警告(2/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