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8章 海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参崴的物资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明年海参崴造船厂的产量还将进一步提高,鱼肉的供应会持续提升,这也是米哈伊尔的底气所在。

  就算没有鸡蛋吃。

  还可以吃鱼,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科学院那帮人在干吗?让他们开始研究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技术,要增加蔬菜和水果的供应量。”ŴŴŴ.ŚŤЖŚŴ.ČŐM

  乔治不满足于现状,咱就不说番茄黄瓜了,最起码茄子豆角苹果香蕉这些,冬季也要可以供应。

  “让科学院研究保鲜技术么?”

  米哈伊尔略迟疑,这貌似有些浪费。

  “科学院不仅仅是为帝国服务,更要为帝国国民服务。”

  乔治不拘于形式。

  谁说科学家一定要研究飞机大炮的?

  或者说,谁说只有研究飞机大炮的,才能成为科学家?

  乔治关注宏大叙事,同样也关注小民尊严,肚子都吃不饱,怎么有劲去研究飞机大炮呢。

  其实保鲜技术,也真没有多复杂,这就是个试错的过程。

  海参崴农庄家家户户都有菜窖,菜窖里的蔬菜如果保存得当,保存半年没问题。

  香蕉能保存多久不好说。

  苹果放地窖的话,保存半年应该也没问题。

  这样一来就很简单了。

  海参崴什么都没有,就是地方大。

  需要地窖的话,挖呗。

  这些事不是说能不能解决,而是说愿不愿意解决。

  只要想解决,总能想到办法的。

  “可是我们上哪儿弄那么多苹果呢?”

  米哈伊尔发愁,海参崴本地不产苹果。

  乔治的意思不是供应特定人群,而是供应所有海参崴人。

  海参崴现在的人口是十万。

  明年肯定还会增加。

  就算不增加,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十万人每天每人一个苹果的话——

  米哈伊尔觉得有点晕。

  “去济州,我们自己花钱种,想种多少种多少——”

  乔治不怕麻烦。

  济州的温度很适宜种苹果。

  小两千平方公里的地方,全都种上苹果的话,应该够海参崴人吃了吧。

  东印度的种植园模式,移植到济州的话,应该也没有问题。

  按照这个思路的话,其他水果应该也可以种。

  济州如果不合适的话,继续往南找地方就是了。

  唯一的遗憾是,就算明年开始种,想吃上济州的苹果,最起码也要到等五年以后了。

  也行吧。

  换个思路其实就是,五年后就能吃到济州的苹果了。

  这样一想果然就好很多。

  乔治在惦记济州的时候,有人也在惦记济州。

  由于今冬海参崴的破冰船出现故障,济州和海参崴之间的交通断绝,滞留在济州的移民就有点多。

  到12月的时候,济州等待转运的移民已经超过万人。

  这么多人待在岛上总不能天天闲着,达尼拉就把移民组织起来开垦荒地。

  济州岛上的可耕地面积还是挺多的,几十万亩肯定有,不过济州肯定不会把农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开垦出来一些荒地,种点粮食,可以满足日常消耗就够了。

  “这些清国人太可怜了,他们善于耕种
第238章 海盗(2/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