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精兵路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18章精兵路线

  乔治在商业上发力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他的本职工作,橡团才是他的基本盘。

  亚三采纳乔治的建议,在图拉设立新的兵工厂生产无烟火药。

  新厂的名字就叫图拉二厂,工人一半是从三大抽调,一半是今年退伍的退伍兵。

  米柳京改制后,俄罗斯士兵的服役年限大大缩短,可是俄罗斯民间的传统习惯并没有改变,士兵在退役之后,多半不会返回原籍,而是留在城市里找个工作,成为一个城里人。ŚŤЖŚŴ.ČŐM

  城市生活外表光鲜,可如果连自己的小窝都没有,生活就会很艰难。

  亚二废除农奴制之前,俄罗斯经常发生农民暴动。

  在废除农奴制之后,工人就成为最容易被煽动的群体。

  乔治和尼古拉讨论过这个问题。

  乔治给出的对策是提高工人待遇,学美国,将俄罗斯的工人改造成中产阶级,工人就会从最不稳定的群体,成为稳定社会的中坚力量。

  无产阶级的标志是无产,无恒产无恒心。

  所以想办法把俄罗斯的工人变成有产阶级,哪怕只是一间小破屋,也就有了牵挂。

  尼古拉认为乔治说得对。

  可是很难做到。

  指望第一贵女这样的资本家,主动提高工人待遇是不可能的,第一贵女家的工人就算造反,恶果也是由帝国承担,第一贵女和她老公在克里米亚度假呢,圣彼得堡的事跟人家毫无关系。

  帝国直接经营的工厂,也不可能提高工人待遇,因为帝国直接经营的工厂,成本已经压缩到极限,根本没有多余的利润用来提高工人待遇。

  所以这又是个死结。

  让乔治失望的不是资本家的麻木不仁,而是尼古拉甚至都没有尝试,就否定的乔治的建议。

  好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尼古拉也长大了。

  不过尼古拉并没有向乔治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沙皇,而是开始有独断专行的苗头。

  这不好,很不好。

  乔治也没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尼古拉身上,乔治会用事实证明尼古拉说的那些困难都是借口,乔治才是对的。

  帝国从官方层面推动某些事的时候,效率还是很高的。

  图拉二厂已经投产,第一批采用无烟火药的子弹已经送到橡团,交由橡团进行测试。

  虽然多次试验已经证明,无烟火药的稳定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可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谁都不知道无烟火药会不会发生意外。

  这也是最近尼古拉很少来橡团的原因。

  乔治也担心发生意外。

  所以橡团不仅要测试子弹的威力,还要测试无烟火药的稳定性。

  以前的无烟火药,堆放在仓库里,无缘无故都会爆,所以才无法普及。

  科学院确实解决了无烟火药的稳定性问题,图拉二厂将子弹送过来的时候没有用火车,而是用马车一路颠簸送过来的。

  图拉距离圣彼得堡一千多公里,这一路上都没爆,基本可以确定无烟火药是安全的。

  在使用了无烟火药之后,子弹的威力令人满意,在一千米的距离上仍然有杀伤力。

  “我们真的需要一千米的射程吗?”瓦西里不懂就问,他已经彻底融入橡团,成为橡团的一部分。

  “大多数时候不需要,但是在某些特殊时刻,一千米的射程甚至都不够。”乔治犹豫着,要不要将狙击枪的概念提出来。

  狙击枪的作用毋庸置疑。

  可是区区一个无烟火药,上马就这么困难,乔治觉得提了也没用。

  “比如说?”瓦西里是可以信任的,他对俄罗斯的忠诚不容置疑。

  “比如远距离精确射击。”乔治愿意和瓦西里交流,可是在圣彼得堡,乔治大多数时候,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

  尼古拉只在某些事上可以和乔治交流,对于军事领域,尼古拉并不感兴趣。

  或者说尼古拉只热衷于发动战争,并不太关注技术上的提升。

  瓦西里是纯粹的军人,提高自己的愿望也很强烈,他最大的梦想,是超越他的曾祖苏沃洛夫。

  “一千米那么远?
第118章 精兵路线(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