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灭佛!国公归!千古名言!再显异象!
杨开没有说话,而是站在一旁静静等待着。
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顾锦年终于将手中的笔缓缓放下。
“写了什么?”
杨开的声音响起,直接询问顾锦年。
听到杨开的声音,顾锦年抬头看了一眼,随后缓缓出声。
“灭佛策。”
顾锦年的声音很平静,但在杨开耳中,却如雷炸响一般。
“锦年。”
“八怨神僧显然是带有目的,他似乎是故意想要激怒你,让你主动去灭佛。”
“若不出意外的话,佛门已经设下陷阱,倘若你灭佛,佛门必然要以此为由,到时候找你兴师问罪,佛门势力,绝对不是我等想象中那么简单。”
“你现在是礼部郎中,老夫是礼部尚书,当真要打压佛门,有太多办法了,没必要采取灭佛这种激烈手段。”
杨开出声,他不傻,一眼便看穿八怨神僧的想法。
想要故意激怒顾锦年,然后以此为由,找顾锦年麻烦,这是一个陷阱,摆在面前的陷阱。
自然,他不希望顾锦年以身试险。
“我明白。”
“从他说出要给匈奴主犯立长生牌时,我便明白他的想法。”
“只是,这篇灭佛策,我早晚会给陛下看的,他今日前来,无非是让我提前了时间。”
顾锦年点了点头,他也不傻,知道八怨神僧想要激怒自己。
至于为何激怒自己,顾锦年暂时猜不到,也不想去猜。
“既然知晓,为何还要如此?”
这回杨开不由皱眉了。
然而顾锦年没有回答,而是将这篇灭佛策交给对方。
“尚书大人,您先看看。”
顾锦年倒也不啰嗦,将灭佛策给了对方。
当下,杨开拿起灭佛策,仔仔细细观看。
大约半个时辰后。
杨开越看越心惊,越看神色越凝重。
到最后,杨开更是死死攥紧这灭佛策,望着顾锦年道。
“锦年,这灭佛策所写,没有虚假?”
杨开惊愕,他本以为顾锦年灭佛,是因为憎恶佛门,却没想到的是,顾锦年灭佛是有更深沉的意义。
“杨尚书。”
“不加以管控的佛门对于王朝来说,是巨大的毒瘤。”
“下官之策也写的清楚,没有半点虚言。”
“佛门僧人,不纳税,不劳作,敛大夏金银,此是灭佛之一。”
“但真正恐怖的便是思想控制,读书人明辨是非,至少其目的是为入朝为官,为国效力,食君禄,忠君事。”
“然而佛门眼中,无有王朝,无有对错,执掌善恶之剑,一切由他们而言。”
“倘若佛门真正壮大,王权不如佛权,陛下一道圣旨,不如佛门高僧一言之语,那个时候于事无补。”
“灭佛,会对大夏王朝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此番灭佛成功,虽短期不利于大夏王朝,可利在千秋,至少大夏王朝永远不会被佛门控制。”
顾锦年出声。
他为什么要灭佛?
不是因为佛门不好。
也不是因为佛门得罪了他。
而是伪佛的控制。
真正的佛门高僧,他们度化天下人,是让天下人向善而行,倘若八怨神僧今日出现,是恳请自己放过那些主犯,顾锦年不会生气。
因为对方慈悲为怀,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但自己不会答应罢了。
可八怨神僧今日出现是什么?他已经掺和了朝政。
这是佛吗?
真正的高僧,是希望人人向善,而不是掺和王朝政治。
这些都是打着佛门的旗号,为自己图利罢了。
所以顾锦年灭佛之心,没有半点动摇。
此时,杨开沉默不语,他一直看着这篇灭佛策。
过了接近小半个时辰,杨开不由深吸一口气。
“锦年,这篇灭佛策,我现在就交给陛下,让陛下来看,倘若陛下也愿意灭佛。”
“老夫,一定支持你。”
杨开最终将这件事情交给永盛大帝,让永盛大帝来抉择。
“恩。”
顾锦年点了点头。
他给了八怨神僧一个机会,三日内将尸骨归还,这件事情他还可以忍一忍,如若三天内不将尸骨归还的话。
科举一结束,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行,科举之事,就全由你来负责吧。”
“灭佛策若是交给陛下,只怕这两天老夫都回不去。”
杨开苦笑一声,随后离开此地。
目送杨开走后。
顾锦年也安静下来了。
如此。
一个时辰后。
皇宫内。
当永盛大帝看完顾锦年的灭佛策后,整个人也沉默了许久。
杨开在养心殿内保持安静,没有说一句话。
等过了许久,永盛大帝这才缓缓出声。
“杨爱卿认为,锦年这策论,写的如何?”
永盛大帝看向杨开,神色平静问道。
“陛下。”
“老夫最开始只是以为天命侯只是对佛门有些不喜罢了,可当看完这篇策论之后。”
“老夫认为,天命侯字字珠玑,没有一个句话说错,佛门之隐患,绝非世族门阀,仙门之流,还有藩王之乱这么简单了。”
“世族门阀,占据各地,他们在乎的是利益,给予他们利益,他们不成隐患。”
“仙门之流,因世俗因果,也不敢随意下山,再者修仙之人也需灵根,数量终究有限,暂不足为患。”
“至于藩王之乱,若国家强盛,从根本上便能解决此事。”
“但佛门不同,无需灵根,便可成为僧人,削发即可免除劳役,可不缴税银,如同毒瘤一般,吸附在王朝之上。”
“但这不是真正的可怕,最可怕的便是那些信徒,敢问陛下一声,佛门信徒是认为佛祖大,还是认为陛下您大?”
杨开说着说着,最终还是索性把话说开了。
到了这个时候,没必要遮遮掩掩。
果然,话说到这里,永盛大帝脸色不由一变。
是佛祖大,还是皇帝大?
这个问题深度太大了。
对于皇帝来说,他不恨贪官,他也不恨奸商,不怕鱼肉百姓的王爷,也不怕享乐的贵族。
他怕的是有野心之人,怕的是想谋反之人,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怕有人分了他的权,或者淡化了自己的权力。
杨开所言。
触碰到任何一个帝王的逆鳞。
皇权和神权到底谁大?
永盛大帝自然不会去跟神佛对比,毕竟神佛又不可能当真显世。
可架不住有些人,打着神权的名义,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传六部尚书,宰相李善,入宫。”
最终,永盛大帝沉着脸开口。
他意识到了最大的问题。
很快,有人前去通知,而永盛大帝望着杨开道。
“倘若当真灭佛。”
“以大夏目前的情况,能做到吗?”
永盛大帝看着杨开,如此询问道。
“那要看陛下是灭一部分,还是全灭。”
杨开稍稍思索一番,随后如此问道。
“全灭。”
永盛大帝面色冰冷道。
听到这话,杨开神色也有些凝重了。
过了半响,他缓缓出声。
“陛下,臣认为,可全灭,但做好宁王造反的准备。”
这是杨开的回答。
一时之间,永盛大帝沉默了。
如此。
随着六部尚书,以及宰相李善的到来,养心殿内也逐渐争议起来了。
人一到来,杨开便直接参了刑部尚书徐平一番。
关于尸骨之事。
然而徐平却据理力争起来,认为尸骨归还,是希望两国友好,这些尸骨拿回去并不能做什么,他也不知道八怨神僧是要拿回去立长生牌。
而且这件事情,他也询问过李善,得到了允许。
只是关于这件事情,永盛大帝并没有去追究什么,而是直接将灭佛策给他们看。
待看完之后。
养心殿内,继续开始争议。
吏部和户部以及礼部,是完全同意顾锦年的观点,尤其是户部,佛门僧人不交税的事情,他是很痛恨的,吏部对于劳役这件事情也很看重。
兵部对这件事情保持中立,灭与不灭他都不在乎,但考虑的是,灭佛的后果是什么,到时候是不是又要打仗,而且很有可能是内乱,所以兵部尚书赵益阳在思考。
至于刑部也很乐意灭佛,毕竟佛门僧人犯事,当地抓人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只不过前面三部都已经主张灭佛,徐平就没有主张,而是选择放弃。
免得在陛下看来,他们如同结党一般。
工部也是支持,但如同刑部一般,在工部看来,这些年轻壮丁一个个去当兵,王朝如何建设?
可李善却给予了不同的回答。
他倒不是支持佛门,而是认真分析如若灭佛会带来多少麻烦。
“陛下。”
“倘若灭佛,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必然会借此机会,抨击我大夏王朝,而且佛门势力,影响极大,若真的灭佛,会酿出大难。”
“到时候藩王若是出面,很有可能会激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臣认为,灭佛之事,可以暂时放下,先制止佛门扩张,再让礼部严格管控。”wap.ŚŤЖŚŴ.ČŐM
“此为上策。”
李善出声,这是他的想法。
他的话,让六部尚书们都沉默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虽然主张灭佛,但没有完全同意。
怕就是怕这个。
听完众人之言。
永盛大帝稍显沉默。
他并不是担心这个,他最担心的是,大夏王朝即将要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天灾。
这个节骨眼,若是真的灭佛,才是真正的麻烦。
过了良久。
永盛大帝出声。
“行了,朕明白了,尔等退下吧。”
永盛大帝让他们过来,并非是让他们来抉择,只是让他们提供一些意见罢了。
听到这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没有多语,纷纷离开。
待众人离开后。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依旧沉默。
过了半响,他的声音响起。
“来人,传密令,让镇国公速速回京!”
他开口,声音冷冽。
烛火之下,他的面色凝重,而眼神当中却充满着一抹冷意。
如此。
转眼之间。
两日过去。
清晨。
丑时未到。
贡院之外。
已经聚集大量学子,他们不敢迟到,早些时辰就来到这里,甚至一些读书人,子时不到,便来到贡院之外。
这是三年一次的科举,没有人敢错过。
从童试开始,再到科举,他们历经十年。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今日这一刻。
而贡院当中,将士们也在严格把控,等待着读书人进贡院。
铛。
寅时。
第一百六十三章:灭佛!国公归!千古名言!再显异象!(2/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