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文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诗成千古,天降火石,灭杀三十万大军!这仗还能这么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要打仗了。

  对于潼关城的将士们来说,没有任何惊讶或突兀。

  因为他们早就做好了征战的准备。

  即便是议和期间,整个潼关军营,都没有停滞下来,时时刻刻准备开战。

  如今得到消息,他们也没有任何恐惧与害怕,所有将士认真准备,迎接明日大战。

  整个潼关城都开始忙碌,尤其是骑兵,早在第一时间,就开始检查自己的战马,穿戴上了战甲。

  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否则的话,战场之上,一个细节没有注意,死的就是自己了。

  大营当中,将士们擦拭着战刀或者长矛,一些将领则在吩咐千夫长,而后由千夫长吩咐百夫长,一一传递明日要做的事情。

  两国交战。

  最重要的便是士气,提升士气,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提升士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首战告捷。

  倘若首战告捷,军心振奋,势如破竹一般。

  如若首战失败,军心溃散之下,将会连连败退。

  首战并非可以决定一切。

  但首战的的确确很重要。

  军营内,所有人都在认真备战,等待着明日的狂风暴雨。

  顾锦年回到了军中大营。

  整个军营略显苦闷。

  明日就要开战,面对的敌人更是匈奴铁骑,这可是连中洲王朝都要忌惮一二的铁骑啊。

  要说心里没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来一把骰子。”

  有人开口,从怀中取出几个骰子,要与众人丢几把玩玩。

  军中能取乐的东西不多,耍钱就是其中一种。

  “行,来几把。”

  “看看我运气如何。”

  “我也来几把。”

  或许是明日要上战场了,不少人加入,即便是一些平日里不耍钱的将士,也跟着来了几把。

  顾锦年静静坐着,他没有说什么激励人心之言,也没有去安慰众人。

  并不是战争不需要怜悯,而是顾锦年说不出这种话来。

  他们明日就要上战场,很有可能今日一别,再也无法相见。

  而自己不能去战场,说什么激励之言,或者是什么安慰之语,实在是有些可笑。

  倒不如沉默,静静看他们,这样更好。

  过了一会。

  有人赢了不少,但面容并不开心,在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打仗之前,耍钱赢的多,就把运气用光,极有可能战死沙场。

  输了的就权当做是攒运气。

  所以即便是输了不少,一些将士面上也没有太难看。

  咚!

  咚!

  咚!

  丑时。

  战鼓便开始敲响。

  十个呼吸敲响一次,庄严且沉重。

  将士们的内心,也逐渐受到战鼓影响,耍了一会后,便再也没有耍银子了。

  有一种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安静与沉默。

  悲凉与无畏。

  天依旧灰尘。

  星辰璀璨,映照光芒而下,每个人都睡不着,也没有心思去睡。

  有人闲聊着一些话语。

  有人沉默思考。

  更多的人正在写家书,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

  顾锦年将这一切全部看在眼中。

  他的内心,在这一刻也充满着沉重。

  “世子殿下。”ŚŤЖŚŴ.ČŐM

  “若这趟大胜,能回来的话,去了京都,能请咱们兄弟喝酒不?”

  有人开口,看到顾锦年后,发出爽朗的笑声。

  很快,一双双眼睛注视而来。

  他们眼神当中带着期盼,也正因为明日的大战,让他们彻底放开内心,故而才敢与顾锦年如此开口。

  换做是平时,即便是顾锦年不在乎权贵身份,大家也不敢如此随意。

  “自然可以。”

  “我会在京都设宴,用最好的美酒,宴请诸位将士。”

  顾锦年笑着开口,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听到这话,将士们哈哈大笑。

  对顾锦年更是充满着敬佩。

  一路走去。

  军营当中,一片沉默,有狂热份子,但在战争面前,大部分人还是充满着担心。

  顾锦年明白,他们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不能见到家中人。

  整个军营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驿营,很多人都想要写一封信回去,大营之外,队伍如长龙一般,每个人限时。

  可即便是如此,依旧人满为患。

  军中有不少人将士都等着写信。

  眼见如此,顾锦年也帮衬一把,他取来纸笔,为将士们写信回去。

  若是之前,将士们怎敢让顾锦年为他们提笔写字?

  可现在,到了这个时候,众人也顾不了那么多,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写信。

  到最后,顾锦年取来更多的纸笔,运用才气,操控这些毛笔,在纸张上落字。

  一道道声音响起,顾锦年能一心多听,故此写信起来很快。

  而与此同时。

  西境。

  宁王府。

  马蹄如雷。

  宁王一袭黑色蟒袍,面色冷冽,回归王府。

  王府玄关处。

  早已经有人在等待。

  宁王的发妻,正一脸焦急的等待着,她听说自己儿子被顾锦年抓走,内心充满着担忧。

  如今看到宁王归来,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一瞬间宁王发妻不由神色焦急。

  等宁王下马入府后,她便直接询问。

  “王爷。”

  “心儿呢?”

  “怎么心儿没有回来?”

  宁王发妻有些害怕,望着宁王如此问道。

  “已经死了。”

  宁王淡淡开口。

  此言一出,后者如遭雷击,随后抓住宁王的衣袖,满脸痛苦。

  “怎么会死?”

  “你去了,他们都不把人交出来?”

  “王爷,心儿可是咱们的孩子啊,谁敢杀他?”

  宁王发妻激动无比,得知自己儿子的死讯,怎可能不激动?

  可此言一出,宁王直接甩开自己的发妻,脸色冷冽无比,眼神当中没有一丝感情。

  他懒得理会自己的妻子,径直朝着书房走去。

  留下失声痛哭的发妻。

  踏入书房内。

  宁王端坐在太师椅上,他面色平静道。

  “将丹药准备,即刻送往潼关军营。”

  他很冷静,也很直接,让人送去丹药,尽可能早些时候将黑水铁骑拿回来。

  他很担心,镇国公将黑水铁骑送到战场,如若是这样的话,对他不利。

  “属下明白。”

  有人出声,给予回应。

  “王爷,大世子已经知晓此事,据说大世子已经去了隆中驿站,要不要拦着点?”

  “不然按照大世子的性格,只怕要做错事啊。”

  有将士出声,提到大世子李冷秋。

  “不。”

  “让他去。”

  宁王目光淡然平静,没有阻拦。

  此言一出,后者顿时沉默,眼神当中露出惊讶。

  小世子李冷心做了错事,被杀了。

  现在大世子李冷秋应当安静,等这件事情结束后,再慢慢细算,现在不阻拦的话,按照他们对李冷秋的认知。

  这大世子可比小世子狂妄更多,不止这般,这个李冷秋身边还有武王强者保护着。

  容易惹出大事。

  没曾想到,宁王居然不去阻止大世子。

  这就耐人寻味了。

  是想要让大世子争一口气回来,还是做什么?

  后者不敢多想,只能遵从王令。

  很快,待这些将士离开后,一道身影走来。

  是一名中年儒士。

  他快步走来,在书房外开口。

  “属下侯君,拜见王爷。”

  随着声音响起,宁王脸上的冷漠,也稍稍收敛了一二,温和了一些。

  “侯先生快进。”

  宁王出声,很快中年儒士走进书房。

  “王爷。”

  “要准备迎战了。”

  侯君入了书房,第一句话,就显得十分严肃。

  “迎战?”

  “怎么?”

  宁王看向侯君,有些好奇。

  “匈奴国与我大夏王朝已经正式宣战。”

  “于明日午时两国首战,匈奴国发兵二十万,其中更是遣派十万匈奴铁骑。”

  “匈奴国要以首战争国运,镇国公固然强大,发兵三十万,可面对匈奴铁骑,只怕有心无力。”

  “一但首战战败,陛下必然会下达军令,让王爷和祁林王一同出战,黑水铁骑和红莲铁骑,乃是大夏最强战力。”

  “所以王爷要做好准备了。”

  侯君出声,将这件事情告知宁王。

  听到这话,宁王显得很沉默。

  “倘若本王不出兵,如何?”

  他望着侯君,如此问道。

  “王上。”

  “不可不出兵。”

  “倘若不出兵,圣上一定会以此为由,抨击王爷,从而分权而治。”

  “只不过,王爷完全可以出工不出力。”

  “扶罗使臣已经拜访过属下,与属下商议好了,倘若王爷出征,双方可以迂回作战,而且王爷可以借机索要各类财物军需品。”

  侯君出声,给宁王指出了一条明路。

  听到此话,宁王点了点头,对这个计划很满意。

  只不过,宁王的声音不由再度响起。

  “你觉得这次首战,大夏能赢吗?”

  宁王看向后者,如此询问道。

  此言一出,侯君不假思索。

  “几乎必败。”

  “虽请来镇国公坐镇,可大夏王朝的铁骑,无法从正面上解决匈奴铁骑,哪怕不畏死,也无法解决。”

  “而且,战争本身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匈奴国必然会派铁骑冲锋,不惜一切代价,屠杀大夏将士。”

  “这样一来的话,大夏士气低落,只会越来越差,这一战必败。”

  侯君认真分析。

  宁王点了点头,不过他还是沉默,过了一会不由开口。

  “会不会赢?”

  宁王神色有些沉重,毕竟镇国公出面了,也不是没有赢的概率。

  “做不到。”

  侯君摇了摇头。

  “王爷,镇国公固然强大,但如此规模的战争,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

  “双方接近五十万大军厮杀,就算是三个镇国公,也无法改变大局。”

  “此战,大夏必败,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已经在于匈奴王协商,如何索要赔款了。”

  此时此刻,侯君觉得宁王太担忧了。

  的确。

  五十万大军的交战规模,的的确确不是一个镇国公可以改变的。

  除非镇国公抵达第七境,而且就算抵达第七境,大规模的屠杀,有违天理,会遭到天地厌恶。

  只有第八境,可不在五行内,不被天地厌恶。

  第六境,有实力,但想要一人抵百万雄师,这是不可能的。

  “行。”

  “那就按照这个计划走吧。”

  宁王不啰嗦了,制定大夏战败的计划。

  与此同时。

  匈奴国。

  战鼓敲动,如同雷鸣一般,轰轰作响,整个匈奴边境已经处于作战状态。

  大量的骑兵,朝着十二城赶去,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边境十二城,军事战略作用极大,而且十二城内囤大量粮食,后勤完美。

  没有占据十二城之
第一百四十六章:诗成千古,天降火石,灭杀三十万大军!这仗还能这么打?(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