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待到秋后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立新学废天下伪儒!
的坚定。
“世子。”
“你要慎重考虑。”
“你今日之言,已经算是辱圣,老夫知晓,你因事生恨,心有郁结,所以才胡言乱语,这些老夫都可以容忍。”
“老夫惜才,你有圣人之资,可如若不用在正道之上,极有可能堕入魔道。”
“再者,此事若不好生处置,未来后患无穷,到时候老夫就算出面帮你,这天下读书人,也不会给老夫面子,众怒之下,无人庇你。”
自顾锦年阐出儒道经义后,传圣公没有如才一般激烈,言语当中彻彻底底变成了劝说。
因为顾锦年展现出实力,展现出让传圣公不得不重视的实力。
“不遭人妒是庸才。”
“倘若真有众怒,天下学子因我言论,群而攻之,我大可以新学之说,废除天下一切伪儒者。”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顾锦年纯粹就是杠到底了。
实际上,从一开始,自己的确可以选择妥协,原谅孔宇,与孔家做个人情交易。
孔宇磕头与不磕头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影响,磕了这个头,自己又不能成圣,不磕这个头,也不在乎什么。
可顾锦年为何这般杠到底。
无非两点。
其一,孔宇之行为,令人作呕,这是孔家世子,按理说应当是年轻一辈的榜样,可却谄媚他国使臣,打压大夏学子,这种行为叫什么?
叫卖国贼。
而且屡次三番找自己麻烦,这要是忍,天下人都得笑话自己。
其二,也是最大的原因,那就是自己绝对不能和孔家点到为止。
为什么?
这大殿之上站的人是谁?
是自己舅舅。
大夏永盛皇帝。
顾家与孔家有仇,对皇权来说是一件好事,文武不对立,倘若当真有一天,顾家真的敢造反或者是做一些有的没的。
出师无名,孔家必是第一个跳出来大肆抨击者,如此一来,顾家真想要造反,必然而然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帮助永盛大帝造反之时,孔家也是将顾家骂的狗血淋头。
如果顾家又帮太子亦或者任何一人造反,那顾家的名声也彻底臭掉烂掉。
到时候新帝会怎么想?而且顾家做了一次也就算了,做了第二次?外加上天下文人抨击,顾家早晚要被清算,而且绝对是斩草除根,满门抄斩的那种。
可如果自己点到为止,与孔家和解,孔家承情,那在皇帝眼中这算什么事情?
方才传圣公出现,顾锦年只看了一个人,那就是自己这位舅舅。
他看似面容温和,甚至带着笑意,可眼神当中的不满,他看到了。
大儒当着他的面,参拜传圣公。
这算什么事情?
有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是皇帝大,还是圣人大?
正常来说,都会说圣人大,连皇帝都认为圣人大,为什么?因为圣人已经不存在了。
早就逝去了,皇帝没必要去跟一个死去的人争名誉,没有必要。
可现实中,就必须是皇权第一,集权制度,在大夏王朝,权力最大的人就应该是皇帝,谁要是敢挑战皇权,谁就得死。
大儒的表现,让自己舅舅很不满,但他不能说,还必须要伪装。
如果自己还跟孔家人和解,你好我好,那可以保证的是,自己这位舅舅,就算是心胸再宽阔,再有雄主之心,也容不下一个左右逢源的顾家。
顾家是武将世家,出了自己一个文人,这不算是一件好事,若不是自己舅舅乃不世帝王,外加上自己也算是半个李家人。
说实话,谁当皇帝允许国公之首的后人是儒道大才?
武也是你们第一。
文未来也是你们第一。
那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要不你来当?
这第二个原因,才是顾锦年为何一直杠到底的原因。
顾家与孔家之间。
绝对不能和解。
闹就要闹到你死我活,什么撕破脸不撕破脸,要做到水火不容,你巴不得我全家死光,我巴不得你全家死光的程度。
这样皇帝才会安心,他才不会出手。
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
那就是顾锦年不爽孔家,卖国贼,该死。
千刀万剐都活该。
“嘶!”
“顾锦年,你越来越嚣张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好一个百花杀,我等儒者,在你眼中,竟全成了伪儒?”
“不听尔言,就是伪儒?亏我方才还觉得,你顾锦年有不世之才,没想到你竟然有这般想法。”
“好一个我花开后百花杀,那今日你杀一个给老夫看看。”
这一回,不少大儒真被气到了。
在他们看来,顾锦年的确有污圣嫌疑,只不过可以理解为顾锦年意气之争,少年心性。
但现在就彻底不一样了,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什么叫做以新学废天下伪儒?不认可你的人就是伪儒?你也太嚣张了吧?
骂声不绝,孔宇看的内心极其爽快,他现在就希望顾锦年继续犯错,错越大越好。
真要闹下去,就算他下跪了也无妨,就冲顾锦年刚才说的这句话,孔家绝对可以让顾锦年尝一尝什么叫做千夫所指的快感。
他很兴奋,极度开心。
“尔等闭嘴。”
这一刻,顾老爷子的声音再度响起。
他目光如炬,扫视在场众人。
令所有人沉默不语。
“尔等匹夫,在这里叫嚣什么?”
“我孙儿受辱之时,尔等可曾说过一句话?”
“孔宇设题之时,尔等可曾说过一句难度过高?”
“如今我孙儿答题完美,尔等又在为孔家人开脱,连问心都不敢,还非要说我孙儿咄咄逼人?”
“你们这些狗东西,是不是真觉得老夫没用了?”
“老夫一直不说话,你们就当老夫死了?”
“在这里聒噪?”
“我孙儿用经义推翻圣言,尔等不服,也可来辩,辩不出来,就开始胡搅蛮缠?”看書菈
“信不信老夫今日就来个百花杀。”
“老夫倒要看看,是尔等的嘴硬,还是老夫的刀快。”
镇国公开口了。
声音凶狠,怒斥众儒。
他娘的,从头到尾他没怎么说话,除了关键时刻力挺自己孙儿。
其原因就是想看看这帮人到底对顾家有多大的偏见。
现在他彻底明白了。
这已经不是偏见不偏见这么简单,而是这帮人根本就不把顾家当人看。
自己孙儿受屈辱。
没人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别人做错了。
一个个跑出来当和事佬。
他娘的,真就帮亲不帮理?还自认为是什么读书人?都给老夫去死吧。
“镇国公,你少在这里吓唬人,你若敢杀,现在杀给老夫看,老夫今日就让你知道,何谓宁折不屈。”
“老夫敬佩世子之才华,可这些话一字不可说,花开后百花杀,那今日就杀给我等看。”
“读书人,哪里来这么重的杀孽?莪还以为顾家当真出了个麒麟儿,未曾想到的是,依旧是一丘之貉。”
声音响起。
有些大儒也气到了,此时此刻,根本就不让步,他们就不信,镇国公真敢杀。
“够了。”
只是。
就在这一刻。
一道雄厚的声音响起。
是永盛大帝。
是一直都没有说过什么话的大夏皇帝。
随着如此暴喝一声。
大殿瞬间死一般的安静。
大殿之上。
永盛大帝目光露出冰冷之色,他真的怒了。
是真正的怒了。
“陛下。”
“顾锦年方才所言,大逆不道,非常人之言,还望陛下赐罪。”
“陛下,我等饱读圣贤书,今日顾锦年辱圣在前,而后更是大言不惭,还望陛下赐罪。”
“不符意者,皆为伪儒,不顺其意,便生杀心,此等心思,注定成魔,还望陛下出手严惩。”
刹那间,一道道声音响起,要求永盛大帝赐罪。
可大殿之上。
永盛大帝直接将一旁的龙灯甩出,当场落在地上,砸了个稀巴烂。
“朕说够了。”
“你们还不住嘴?”
“闭嘴。”
他几乎是咆哮,声音大到殿内殿外都听的一清二楚。
刹那间,魏闲与刘言直接跪在一旁,常伴天子身旁,他们能清楚感受到,这位皇帝的愤怒。
是真正的动怒了。
“陛下息怒。”
两人跪在地上,高呼一声。
而殿下,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永盛大帝的愤怒,一时之间纷纷闭嘴了。
而后齐齐朝着永盛大帝一拜。
“陛下息怒。”
此时此刻,哪怕是镇国公,也不由一拜,传圣公也不得不拜。
因为,这一位是大夏真正的掌权者。
“呵。”
“可笑。”
“当真是可笑。”
“尔等今日是让朕大开眼界啊。”
“顾锦年闹也好,骂也罢,这些终究是小辈之间的争斗。”
“文人比斗,争议再大,也是常理之事。”
“可让朕没想到的是,你们这些人,尤其是尔等大儒,一个个自认饱读圣贤书,可却行事作风,根本就没有一点大儒风范。”
“如此盛会,在这里胡乱抨击。”
“这些,朕都算了。”
“可没想到,尔等连心都黑了。”
“徐周安,朕问你一句,是谁第一个质疑顾锦年提前获题者?”
永盛大帝声音逐渐平静,但越是平静,就越能感受到这位帝王的愤怒。
他开口,询问一名方才叫嚣最厉害的大儒问道。
“陛下.......此事。”
徐周安还想要解释什么,可下一刻,永盛大帝的声音再度拔高。
“朕让你回答朕的问题,你再敢啰嗦,朕今日以天子之令,削你儒位,斩你首级,成全你忠烈之名。”
永盛大帝开口,他很严肃,再敢罗里吧嗦,扯东扯西,就不是让你卷铺盖走人那么简单了。
今天不把命留下来,这皇位你来坐。
一听这话,后者瞬间不敢乱语了。
他帮孔家的原因是什么?无非是孔家欠他一个人情,往后还真有机会入孔家。
倘若付出的代价是被剥夺权力,那又如何?背靠孔家,他照样活的滋润,而且还留下一个忠烈之命。
可要是因为这种事情,把自己命搭在了这里,那就不行了。
“回陛下,是圣孙所言。”
徐周安老实回答,不敢玩任何猫腻了。
“圣孙是谁?没有名字吗?”
永盛大帝再度开口,而这一句话,让传圣公眼中闪过一丝异样。
而孔宇更是心头一颤。
“回陛下,是孔宇。”
徐周安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改口。
“好。”
“刘敬,那朕问你,孔宇出题考验锦年,承诺了什么?”
永盛大帝再度开口,不过这一次换一个大儒来问。
“回陛下,孔宇承诺,若顾锦年再作镇国诗,便心服口服,向顾锦年三叩九拜,行大礼认错。”
后者如实回答,不敢多说,免得遭殃。
“好。”
“那陈茂,朕问你一句,锦年作出什么
第八十五章:待到秋后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立新学废天下伪儒!(2/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