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章 辛弃疾 杨再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王景没有疑惑太长时间,双方在相互客套几句,表现了自己态度后,张九龄好像想到了什么,连忙给王景介绍。

  「陛下,这位是辛弃疾辛先生……「

  张九龄说道。

  「竟然是稼轩先生,朕久闻先生大名了!「

  王景眼睛一亮,面上的笑容更胜,

  辛弃疾!他的名字是真的如雷贯耳,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处角连营,还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些都是他写的诗词。

  王景在源世界的时候,没少背诵他的诗词。

  除了诗词文学上面有着顶尖的天赋外,辛弃疾还是一个擅长武略的将才,少年的时候就曾单枪匹马闯入数万乱军大营擒拿叛贼首领。

  只是,同样因为北人的身份,在南渡之后没有得到赵杏的重用,给虞允文献策,也都没有什么效果。

  在赵宋效力这么长时间,辛弃疾也有些心灰意冷,降临神州世界后,在南宋做了一段时间官,

  等到赵杳离开临安,他并没有跟着迁移,而是留在了这里。

  「辛弃疾见过陛下!」

  辛弃疾的气场略微凌厉,不是寻常的名士,在王景面前他的态度也比较恭敬,在张九龄介绍后,便上前一步行礼。看書菈

  只看他的态度,王景心里就有了底。

  对方留在临安这么长时间,显然也是有意投奔大夏啊,不过对方好歹是南宋名士,不可能主动的找夏军献媚。

  只有自己亲自驾临延请,对方才会投靠。

  现在王景已经猜到了两人的态度,而眼前两人也知道王景的来意,双方心照不宣。

  但表面功夫还要做一做的。

  没有这层表面功夫,张九龄和辛弃疾的名声就会一落千丈,这也是王朝统治的礼仪。

  城内皇宫内。

  王景正在和张九龄、辛弃疾饮茶叙话,身边还有刘伯温、傅友德、陈庆之等人作陪,

  在说话的时候,王景有意的向对方询问大夏的政策好坏,以及未来该如何发展。

  张九龄和辛弃疾都是聪明人,平时没少研究大夏的政策。

  每个人都能针对大夏的政策说出一些道理,有些看法,即便是刘伯温都认真的倾听。

  「张九龄,不愧是开元盛世时期的名相,内政治理的能力,能和金陵的几个政务省大学士相比了,不过就是治政有些柔和,更适合和平时期的理政手段!」

  王景在心中给身边的两个人材做评价。

  宰相也分两种,一种是开国时期,也就是乱世时的宰相,如李善长、高,能以最快的手段处理政务,为君主提供足够的粮草用以征战,他们的手段,多少沾染了乱世的狠厉,最讲究效率。

  而一个王朝开国时期,吏治清明,简单直接的政策都能迅速执行,效率极高,短短十几年,就能让一个刚建立的王朝变得繁盛。

  另外一种便是和平时期的丞相,能力比较强的如姚崇、张九龄,张居正,他们的治政手段,或是刚柔并济,或是以柔克刚,没有一个敢狠下杀手,不听话就敢杀人的。….乱世时期,第一种宰相最容易出头,而第二种手段比较软的最多担任省府级别,无望中枢。

  而和平时期,则是第二种人的天下,一旦出现第一种人,就会变成酷吏,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王安石,他是真正的生不逢时。

  他若是生于乱世辅佐明主,那他用来变法的各种政策,都能成为一个王朝的根基,成为最顶尖的名臣。可惜他变法的时候,北宋根基已经稳定,无法轻易改变……

  张九龄也有些不逢时。

  王景认可

  对方的能力,但对方暂时只能成为行省级官员,等大夏几年、十几年后稳定下来,才是他进入中枢施展能力的时候。

  至于辛弃疾,王景能感觉到他的带兵能力应该不错,也能治理地方,但文武两道都无法和傅友德、高颖他们相比。

  在历史上缺少名将的南宋时期,他的带兵能力还值得,但在神州世界,同样只能担任行省级的官职。

  两人算不上最顶尖的人才,但王景也没有失望。

  最顶尖的人才哪有那么多,
第135章 辛弃疾 杨再兴(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