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西游释厄,齐天大圣
实,并无四位,也非师徒。
仅一人尔。
佛祖曾经有云,世间众生有三,乃利根,中根,钝根。
想必你也知道,《西游释厄传》中的大徒弟,乃天地造化的灵猴,为利根者,本性真如,本性自空,所以才能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二徒弟便为中根者,如世间之诸众生相,贪图美色,好吃懒做,爱占便宜,难分敌我,不辨真假。
三徒弟是钝根者,既有吃人的魔性,也有求佛的秉性。
师傅又名三藏,此为佛门经典的说法。
经藏为佛说法,律藏是清规持戒,论藏是后世弟子注释详解。
精通这三部者,可被称‘三藏法师’。
所以,纵观全书。
师傅是驻世的正法,具大慈大悲的菩提心。
可自古以来,求道只有心意不成。
所以才要上、中、下三大根器的徒弟,保驾护航。
他们代表芸芸众生。
想要成佛作祖,须得根器与菩提心并存。
且,师傅肉体凡胎,不识妖魔,不敌鬼怪。
而大徒弟飞天遁地,手段无穷。
师傅如何降伏大徒弟?
依靠一道定心真言。
出家人若是心猿意马,该如何?
持戒也。
此书,非游记,乃求道之自述。”
悟空道人所说的每一个字,好像都有着沉重分量,压在纪渊的肩头。
大红蟒袍猎猎飞扬,鼓荡不已。
原本挺拔的身躯渐渐弯下,仿佛即将跪伏拜倒。
“所谓西游释厄,厄者何?种种魔难也。
释厄者何?脱壳成真也。
贫道从东土而行,学法须菩提,又悟三藏经。
为全道果,为求真如,历劫西行,见佛取经。
沿途遭逢九九八十一难,大小灾厄、劫数,更难以计数。
如此,方成此书!”
悟空道人沉静的面容,浮现一丝波澜。
好似缅怀,又有几分唏嘘,感慨道:
“诸圣成道,必争尊位,欲成尊位,必全仪式。
贫道求佛之‘真如’,道之‘本无’。
正所谓,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冥顽须悟空!
为合此道,为全其真。
贫道一心四分,化凡西行!
这才有那本《西游释厄传》流传四方!
可恨!可叹!
路尽登灵山,世尊却避而不见。
她合道诸界寰宇之‘真性’,发大宏愿!
人人自悟,皆可成佛,苦海渡尽,三界极乐。
既然如此,为何不愿点化我?
为何又不愿把《如来真经》传授而下?
我西行历劫,功果泼天,凭什么做不得灵山佛主?
一念无明,遂起忿怒,心猿挣脱栓绳。
我举棒打死三藏,灭了菩提心;
打死二徒弟,弃了众生相;ŴŴŴ.ŚŤЖŚŴ.ČŐM
打死三徒弟,绝了向佛道!
由此,那头混世魔猿横空出世!
叱吒十方,欲要掀翻须弥!
那菩萨罗汉皆降不了我,那十方揭谛望风而逃!
一路打到天庭,八部正神。
也只有斗部、雷部二位真君,才能拦上一拦!”
悟空道人声音越发宏大,好似雷音轰隆,回荡于空旷的洞府。
“可不得道果尊位,终究也只是寰宇下的蝼蚁。
世尊未曾现身,只用一掌就将我擒拿。
可我仍旧不服,与她赌斗,坐困五指山,自囚万万年。
魔性不除,元灵不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入灵山不成佛,自后再无舟渡我!”
喀察、喀察、喀察!
纪渊好像背负着五条灵根山脉,无与伦比的庞然重压,几乎将肌体挤得皲裂。
他体魄欲碎,心神更是迷乱。
艰难地抬头去看,发现盘坐茫茫混沌的悟空道人,已经是身披血衣,杀性冲霄。
那头呲牙咧嘴,凶相毕露的魔猿,不知何时伏于座下。
“我与它,本就是一体两面,一身二心……”
想到悟空道人此前所言,纪渊昏沉沉的心念好似掠过闪电,撕开迷雾。
“世尊将悟空道人封镇于五指山,是要用六字真言磨灭他的魔性、凶性、杀性!
斩去三尸,自悟成佛!
可他执迷不悟,竟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欲挣脱枷锁,脱困而出!
斗、战、胜、佛!四个字都不能选!”
就在纪渊勐然醒悟的时候,皇天道图终于洞彻四枚玄奥道文。
万丈金光之下,字迹如龙蛇扭曲,宛若晕染成团的漆黑墨色,倏然发生变化——
冥!顽!不!灵!
内里似有诸佛龙象拨转神轮,诵念梵音,度化众生!
俨然如同一道佛光演化!
“你这后生太谨慎,大造化摆在前面,迟迟不肯接过!
拖拖拉拉,磨磨叽叽,让贫道很是头疼。
五指山上的六字真言,压住贫道之真身。
这一道普渡神光
第五百二十三章 西游释厄,齐天大圣(2/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