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盛家回京
,经常为官家所招,起草诏书,也算是春风得意,仕途平坦。
一晃时间就过了三年,盛纮也三年任期已满,加上盛纮很会做官、做人,多有政绩,和当地士绅官吏多有交好,考绩评了一个优,被调回了京都,升了一级,担任从五品的工部郎中,主经营缮清吏司。
本来盛华兰还以为父亲政绩不错,以为他最起码能进吏房、户房等热门衙门,没想到最后到了比较冷清的衙门——工房,盛华兰渝很不理解盛纮的选择。
李湛倒是理解盛纮的想法,因为京城里官家此时已经年老、膝下无子,储位不明,如果他去了热门衙门,万一涉及到夺嫡就麻烦了,还不如在冷清的衙门观望一下再说。
李湛经过这几年在汴京的做官,经常出入内廷,所以对此时的朝廷形势看得十分清楚,兖王和邕王作为此时最热门的夺嫡人选,争斗得十分激烈,在李湛看来邕王年长,膝下子女也多,所以在官家的心里分量更重一些,官家更倾向于传位邕王,但是因为邕王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一直不曾下定决心,放任兖王和邕王相争。
二王相争最后的结果,就是兖王日后见局势不利,联合荣家起兵作乱,兵围皇宫,无奈之下的官家也只能写了诏书给距离汴京最近的皇室宗亲赵福全,立他为太子,让他领兵进京护驾,算是白白捡了一个皇位。
李湛对盛纮这人的政治敏感性感到满意,盛纮虽然在家宅内部的事情上多有糊涂之处,但是对政坛上的纷争看得却是很明白,不会冒险惹下大祸,喜欢稳扎稳打,面对上级也不卑不亢、长袖善舞,这种人虽然不会成为宰执,但是一样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
而且盛纮和工部尚书卢大人相见恨晚,十分投缘,没有几日就混在了一起。对于这一点,即使是李湛也不得不佩服盛纮的人际手段,每个上司都对他十分满意。
一开始盛府回京,李湛
看書菈